&nbps;

發揮善拼敢贏精神 攜手應對全球變局 

美國發動「關稅戰」衝擊全球經濟,為業界的生意訂單和業務布局,帶來不確定和不明朗性。為協助業界在變局中站穩陣腳,筆者牽頭聯同業界舉行多場線上線下座談會,為業界剖述美國關稅政策的背景脈絡和最新情況、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,以及不同新興市場發展現況,盼助力業界更精準規劃新布局,協助香港紡織業在全球經濟新格局中開創新局面。

今年五月,滙豐香港與業界攜手,舉辦了一場題為「Managing Supply Chain Amid Dynamic Global Landscape」座談會,吸引了超過80位本地及海外紡織業與工商界代表參與。會上,來自滙豐的經濟師深入剖析美國關稅政策的背景脈絡、內地發展的競爭優勢,並分享了不少新興市場的資訊。

事實上,隨着國家高質量發展,不少生產工序已轉移至東盟等低人力成本的經濟體,生產模式也由過往做貼牌代工和加工,演變成為發展自家品牌。滙豐經濟師也形容在「內捲」之下,內地市場就像一個「健身中心(Fitness Centre)」,「捲不死」的產品、服務和技術都極具競爭力和質素。而這些高性價比產品備受歡迎海外、尤其一帶一路國家歡迎,又認為隨着內地供應鏈產業鏈優化升級,對前景感到樂觀。

筆者相信,在關稅戰的背景下,將會加速國家產業鏈轉移至海外,同時全球供應鏈也在東升西降的趨勢下重塑,供應鏈不再如過往由美國及西方發達經濟體主導,香港業界也可以把握當前機遇「走出去」,為業務布局帶來更多元的可能性。

其中,以業界非常熟悉的東盟市場為例子,越南的產業鏈布局已越趨成熟,上中下游的發展得非常快,而在印尼,人力成本仍然非常具競爭力,同時兩地的消費人口與日俱增,尤其熱衷於跨境電商平台購買高價比產品。筆者相信,這些東盟國家將繼續是港商「走出去」、以至夥同內地品牌「出海」的重要目的地。

論壇上也提到,連接非洲、亞洲和歐洲的埃及,具優越的地理位置,近年積極改善投資環境、吸引外資,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,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,平均工資僅約為每月4000埃鎊(約合250美元),而內地企業近年也不斷發掘當地的營商和投資機會,中國成為埃及當地投資規模增幅最快的國家;同時當地有超過一億人口,他們的中產階層也對高價比產品有高需求。筆者相信,在國家大力投資和發展之下,港商也可以研究於當地設廠、營商和開拓市場的機遇,也可利用香港作為跳板,協助有意「走出去」的內企出海至埃及。

筆者相信,業界一向靈活多變、善拼敢贏,過往面對不同變局,也敢於求變和走出去,例如面對配額就敢於到不同發展中國家做「開荒牛」。筆者期望,是次活動能為各位帶來一些新資訊和啟發,有助各位精準規劃新市場布局,並制定高效風險管理方案,在不明朗的因素充斥下,找尋到新機遇。

筆者亦繼續向特區政府反映業界意見和聲音,包括敦促政府在關稅戰下穩守中小企現金流、資金流;優化支援業界開拓市場、升級轉型的資助計劃和措施,包括繼續優化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等。

行政長官宣布將提早於九月發表《施政報告》,一如以往,筆者將會聯同業界代表向特區政府提交紡織及製衣界聯合建議書,目前正就聯合建議書諮詢業界意見,如各位對《施政報告》有任何期望,以及對行業發展和中小企支援的寶貴建議,可點擊此連結:https://forms.office.com/r/GJ1iY9gnYY 向我們反映,您的意見將成為我們制定業界聯合建議書的重要參考。

香港紡織報常務副會長、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

返回頂端